深圳国卫医信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139 2375 8965专线
189 2849 8457专线
400-188-9636客服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4年6月14日政策例行吹风会文字实录

 二维码 29

  间:2024614

  点:国务院新闻办

主持人:邢慧娜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宾: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黄华波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

         沈洪兵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

         黄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的吹风会我们邀请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先生,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先生,国家疾控局副局长沈洪兵先生,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先请李斌先生作简要介绍。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

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深化医药卫生领域改革是民生领域改革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十分关心。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两方面的情况。首先介绍2023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密切协同配合,狠抓任务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在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入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方面。加强部门协作,组织开展第八批、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第四批医用耗材集采,进一步降低药品和耗材费用。指导各地全面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28个省份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完善医保药品目录。全国超9成的统筹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或按病种分值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新药好药上市步伐明显加快。

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方面。有序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建设,13个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和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落地实施。着力提升地市和县级医疗水平,增强基层服务能力。从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情况看,基本覆盖了医疗资源薄弱省份,群众跨省就医逐步下降。从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来看,超过75%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能力达到了基本标准。

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面。开展提升医疗质量、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改善就医感受等专项行动,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指导11个综合医改重点省份因地制宜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30个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在关键环节创新突破,14家委省共建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主要指标明显改善。

在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壮大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方面。稳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以基层为重点壮大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招收住院医师12万人,培养全科医生4.7万名。启动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历史性实现了编制资源向乡村医生开放。

接下来,向大家介绍2024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任务。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聚焦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个重点,明确了七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一是加强医改组织领导,推动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落实全面深化医改的责任,巩固完善改革推进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医保、医疗、医药统一高效的政策协同、信息联通、监管联动机制。

二是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深化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等。

三是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有序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和建设,深化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改革,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卫生健康人才能力,开展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试点。

四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在深入实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再推出一批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

五是促进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六是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创新,完善药品使用和管理,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

七是统筹推进其他重点改革,包括推进数字化赋能医改,增加更多便民利民的应用场景,深入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和医养结合,加强医药卫生领域的综合监管等工作。

总的看,《重点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加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更加突出系统集成、协同联动,更加突出创新突破、落地见效。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医改统筹协调作用,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抓好《重点任务》的贯彻落实,加强医改监测,及时总结推广地方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全国医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面,我和相关部门的同志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

现在大家可以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医改重点任务里也有相关工作安排,请问“三医”如何协同,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和改革获得感?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

谢谢,我来回答您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这是当前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医疗是群众看病就医、保健康复的核心内容,与群众关系最直接,感受最具体。医保基金是群众看病就医的“保命钱”,也是医疗服务和医药产品的重要筹资来源。医药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服务的质量安全、能力和水平。也就是说,医疗、医保、医药密不可分,共同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需要相关部门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才能使医改更加直接的惠及民生。

今年的医改重点任务,提出要探索建立医保、医疗、医药统一高效的政策协同、信息联通和监管联动机制。在政策协同方面,要加强党对深化医改的全面领导,突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创新“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跨部门工作机制,使制定的各项改革政策目标一致、措施协同、落地有声,提升治理的整体效能。这方面很多地方都开展了有益探索,重庆通过建立党委政府领导牵头、相关部门组成的“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专项改革工作专班,集中研究推进、解决医改重要事项和问题,并明确相关部门轮值负责专班日常工作,推动各项医改工作稳中求进。在信息联通方面,要把“三医”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费用一站式结算、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规范查询、远程医疗、异地就医等业务应用场景为重点,切实提高协同治理、运行评价等决策和服务能力。在这个方面,海南等地积极探索打通医保、卫生健康和市场监管药品专网,努力实现实时统计分析数据共享,在数据调用方面也能做到数据的即时调用共享。在监管联动方面,治理医药领域损害群众健康权益的现象和问题,需要标本兼治,强化部门联动,全链条加强监管,形成“三医”标准统一、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监管格局,通过建立健全联合执法、联合惩戒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谢谢。

新京报记者

进入集采的药品和耗材价格往往会有较大降幅,请问国家医保局如何保证集采品种能做到降价不降质?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

这个问题请国家医保局的黄华波同志回答。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

谢谢你的提问。首先我想说明一个问题,集中带量采购的中选产品的降价空间主要来源于企业营销成本的节约,这个逻辑是这样的,集采通过汇集全国医疗机构的需求量形成一个采购标的,引导企业公平竞争产生合理的价格,一旦中选了,产品可以按照采购合同直接销往医院,医院承诺按照承诺的采购量,按时完成约定的采购,并且优先采购和使用中选产品,由此大幅压缩了药品生产企业营销成本。同时,集采还有一项措施,要求医疗机构及时结清企业货款,还有通过医保基金预付政策予以支持,这样有效解决了原来回款周期特别长的问题,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成本。这些流通环节中成本的节约是主要的降价空间。通过价格竞争让利给人民群众。

同时,为确保中选产品降价不降质量,主要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第一,设定质量入围门槛。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对企业和产品资质作了规定,将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作为仿制药参加集采的门槛,避免在竞争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第二,建立质量监管的协同机制。将国家和地方集采中选企业信息与药监部门共享,药监部门将中选产品列入监管重点。对国家组织集采中选产品出现的质量相关问题,医保局和药监局联合开展处置,采取取消中选资格、纳入“违规名单”等惩戒措施,持续释放质量问题“零容忍”信号。第三,开展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委托全国30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开展了两期集采中选仿制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真实世界研究,目前覆盖前3批集采37种临床使用广泛的药品。研究结果显示,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上是等效的,说明国产仿制药的质量整体上经受了考验。现在第三期的临床疗效和真实世界研究正在开展当中,这一期覆盖了第4、5批集采的20多个品种,我们还会陆续发布研究成果。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各界越来越关注“一老一小”相关工作,今年医改工作中关于老年人健康服务和婴幼儿照护工作方面有怎样具体安排?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

感谢您的提问,我来介绍相关情况。“一老一小”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是当前最现实、最紧迫、最突出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推进好“一老一小”相关改革工作,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老年健康服务方面,今年的主要工作安排,首先是提高老年健康服务和管理水平,实施老年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开展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广泛普及老年健康知识,提高老年人主动健康的意识和能力。深入开展老年人健康促进行动以及老年口腔健康、营养改善、心理关爱和痴呆防治等专项行动,解决好老年人的特殊健康问题。其次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建设,加快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推动老年医院、康复医院和护理院建设,在医疗机构推广老年健康综合技术的评估。建立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努力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同时,还将积极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保障,实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安宁疗护人才能力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培训项目,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在推动价格和医保政策上加大老年健康服务的保障力度。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增加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供给。

在婴幼儿照护方面,今年的工作是积极开展立法调研,配合立法机关加快托育服务立法。扎实推进“十四五”托育建设工程,扩大托育服务的有效供给。实施好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指导30个项目城市按要求加快建设,着力围绕方便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等方面加大探索创新。联合全国总工会开展全国托育服务职业技能竞赛,提升托育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评选公布一批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积极支持用人单位建设托育服务设施,满足职工和群众的需求。积极开展托育服务宣传月活动,提高群众对托育服务的认可度和信任度。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公共卫生医师的处方权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国内部分城市在探索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

请国家疾控局的沈洪兵同志回答。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沈洪兵

谢谢你的提问。健全公共卫生医师制度,探索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是疾控体系改革的重点任务,也是创新医防融合机制的重要举措,可以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医师队伍的专业能力,满足群众卫生健康服务需求。

为了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近期,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联合印发了试点工作方案,并率先在黑龙江、广东、海南、重庆等地启动了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的试点工作。

在制度设计上,我们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维护人民健康放在首位。我们严把医疗质量安全作为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将公共卫生医师的处方行为纳入临床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试点地区严格遵守医师管理、处方管理、医疗质量管理以及医疗纠纷处理等法律法规,规范处方行为,保障患者安全,强化底线思维,严格过程管理,严守医疗质量红线。同时,发挥公共卫生医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病防治机构的疾病随访管理、综合干预等领域的专业优势,确保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二个方面,聚焦促进医防协同、防治结合,把提升公共卫生医师队伍能力作为核心任务。我们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特别是在一些专病防治机构中,选择整体风险可控的部分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病种,为培训考核合格后的公共卫生医师赋予处方权,助力构建预防、治疗、管理等一体化的防治服务模式,提升服务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推动“医”和“防”真融合、深融合。我们这里的试点对象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专业专病防治机构当中的一些公共卫生医师,选择整体风险可控的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病种,开展处方权试点工作。

下一步,国家疾控局将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指导试点地区立足实际、积极稳慎、循序渐进,定期开展经验交流,做好总结评估,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为相关部门后续出台《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管理办法》奠定实践基础。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近年来,我国药品审评审批改革不断改进,请问对创新药有什么支持性政策?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国家药监局黄果同志回答。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

谢谢这位记者对药品监管工作的关心关注,您的关注是支持,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动力。大家都知道,创新是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群众不断提升的用药需求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家药监局通过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引导和服务药品创新研发,不断完善标准、优化程序、提高效率、改进服务,释放加快“新药好药”上市的政策红利,一大批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这里有一组数据,据统计,2022年至今,累计批准创新药品82个、创新医疗器械138个,仅今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了创新药20个、批准了创新医疗器械21个,其中既有大家比较关心的像CAR-T、单克隆抗体等新生物技术产品,也有创新中成药,还包括采用全磁悬浮技术的人工心脏产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CT图像辅助检测软件等。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都处于全球前列。可以说,我国的创新药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可期。

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首先,在健全鼓励创新机制方面。我们针对重点产品,按照“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的原则,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改进和加强沟通交流服务,让注册申请人及早夯实研究基础,可以“少走弯路”。同时,我们持续贯通“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特别审批”等四条快速通道,加速推进临床急需、重大疾病防治等新药的审评审批。

其次,在服务临床用药需求方面。我们将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重大传染病用药、疾病防控急需疫苗和创新疫苗等纳入加快审评审批范围,鼓励以临床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这里还有一组数据,例如大家比较关注的罕见病治疗药物,2022年批准上市3个,2023年批准45个,2024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24个,可以说罕见病治疗药物上市数量大幅增加,让很多罕见病患者不再无药可治,能够切实受益。

还有,在接轨国际审评标准方面。从2017年6月,我们加入了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以来,至今已经采纳实施了全部68个ICH指导原则,这意味着我国药品审评的技术要求与国际全面接轨,也意味着我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制药企业、研发机构可以更多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还意味着全球同步研发的新药可以按照同样的规则,在我国同步申报、同步上市。目前,已经有创新药利用国际多中心临床数据在我国实现了“全球首发上市”,这可以让我国患者更早更快享受到全球最新的药物研发成果。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下一步,国家药监局将持续推进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和完善药品审评审批工作,力争跑出支持新药好药上市的“加速度”,服务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今年重点任务里提到“推进集采提质扩面”,能否介绍具体的措施?哪些领域药品和耗材将今年进入集采?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

请华波同志介绍相关情况。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

谢谢你的提问。2024年将继续大力推进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在集采品种选择上强调统筹协调。重点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开展工作,做到国家和地方互为补充,持续扩大集采覆盖面。在国家层面至少开展一批药品和一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持续聚焦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竞争较为充分的药品。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我们将聚焦临床必须、存在价格虚高、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品种,在地方层面主要覆盖国家组织集采以外,采购金额大、覆盖人群广的“大品种”。国家医保局将重点指导地方开展联盟采购,包括湖北牵头开展中成药集采,河南牵头开展国家组织集采可替代药品采购,三明联盟牵头开展肿瘤和呼吸系统的疾病用药集采,江西和安徽牵头开展体外诊断试剂的集采,福建牵头开展血管组织闭合用结扎夹集采、河北牵头开展血管介入类耗材集采等。同时,要求各省抓紧补缺,对已有多个省份开展集采,价格充分竞争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以带量联动方式纳入集采范围,预计到今年年底,各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将累计达到500个,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在大力推进集中采购的同时,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按照2024年医改重点任务的要求,将会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进一步完善集采制度,巩固深化集采改革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从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第一,提高地方联盟采购系统性和规范性。将条件具备的省级联盟采购提升为全国性联盟采购,牵头省份在报量管理、协议量执行、非中选产品挂网等关键环节明确规则,参与省份做好系统协同。同时,进一步规范集采规则,公平对待各类经营主体,要求不得在企业所得制、注册地、规模大小、内外资等方面设置歧视性规则。通过扩大联盟采购范围,降低企业重复投标成本,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

第二,加强集采执行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国家组织集采联合采购办公室和省际联盟采购的牵头省份将认真履职,监督监测集采中选结果执行情况。各地医保部门对本区域医疗机构中选产品进院情况开展排查,畅通中选产品进院渠道,确保中选产品优先使用。同时,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完善集采执行问题的反馈机制,对于医疗机构反映的中选产品供应和质量问题,中选企业反映的中选产品进院和医疗机构回款等问题,畅通反馈渠道。各省份对医疗机构和中选企业反映问题,要及时沟通、会同相关部门认真核查处理。

第三,加强监督管理,发挥医保基金飞行检查作用。将集采中选结果执行情况纳入国家和省级医保部门飞行检查的内容,重点检查中选产品未进院、未完成协议采购量、高价非中选产品使用比例高、高价可替代品种使用异常增加等方面的情况,确保中选结果执行到位。谢谢。

极目新闻记者

我们注意到,文件中提出进一步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请问今年有什么具体举措来推进这方面的工作?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

感谢您的提问,我介绍一下相关工作情况。三明医改经验是在长期改革实践中探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得起理论推敲和实践检验。今年5月下旬,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专门介绍了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相关工作。近期,又对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进行专门研究和部署。2024年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加强政策支持。我们将深入总结归纳三明及其他典型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研究起草进一步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政策文件,对全国推广三明等地医改经验进行再部署、再强化、再提升,加大对典型经验的推广力度,扩大示范效应。第二,加大指导力度。举办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培训班,对省级和重点地市负责医改工作的同志进行培训,指导各地深刻领悟三明医改的精髓,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召开学习推广三明经验的工作调度会、交流会,对各地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进行调度和指导。加强各地改革交流,促进互学互鉴、共同提高。第三,深入挖掘典型。统筹考虑东、中、西部地区深入挖掘医改的典型做法,总结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地区深化医改的经验,让每个地方都有学习的榜样,进一步丰富拓展三明医改经验的内涵。同时,加大力度宣传推广典型地区的做法和经验,通过这些举措营造学三明、赶三明的浓厚氛围。此外,我们还将组织相关领域力量指导三明市进一步加大医改探索和创新力度,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提升系统协同能力、发挥信息化赋能医改等方面再深化、再拓展、再提升,继续为全国医改趟路子、作示范、当标兵。

我就介绍这些情况,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我的提问也是关于集采中选药品的质量。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请问国家药监局在加强集采中选药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有何考虑?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

请药监局黄果同志回答。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

集采工作开展以来,国家药监局始终将中选产品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加强监管。我们认为这是为医改守好药品质量安全的底线。

我们强调实行监管全覆盖。对国家集采中选药品、医疗器械,实行生产检查和产品抽检两个100%“全覆盖”。生产检查是针对企业的,产品抽检是针对上市产品的,检查覆盖了国家集采中选的6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和200多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及其产品。对检查发现的个别企业生产不合规和抽检发现的个别产品不合格的问题,药品监管部门立即采取了暂停生产、进口、销售等措施,并且予以严肃处理,公开曝光。各位记者可以在网上看到我们发布的一些信息。

我们持续开展专项行动。从2022年以来,我们相继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了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和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均将集采中选产品作为重点,部署各级药品监管部门以问题为导向,组织企业落实质量责任,排查风险隐患,着力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我们注重强化智慧监管。一方面,在全链条加强药品追溯体系建设,督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按照规定对集采中选药品赋予药品追溯码,它就像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建立健全信息化追溯体系。这项工作我们正在和国家医保局一起研究,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推广。另一方面,在一些重点领域,推进药品生产信息化转型升级。在前期基本完成疫苗生产数字化改造的基础上,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血液制品生产智慧监管三年行动计划》,从现在到2026年底,所有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将按照计划逐步建立覆盖生产、检验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切实提高血液制品监管效能,为血液制品的质量安全提供更高水平的保障。

我们持续加强部门联动。国家药监局和国家医保局建立了关于集采品种的日常沟通、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展联动处置,一句话,对质量问题“零容忍”。刚才华波局长已经作了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随着上述监管措施的推进,总体上看,我国集采中选产品质量整体保持稳定可靠。

下一步,药品监管部门将持续以强有力的监管,压实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合规生产经营。同时,压实监管责任,持续强化监督检查、质量抽检、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配合医保部门持续优化完善招采政策,使质量可靠、管理规范的企业在招采中凸显竞争力,让人民群众能够用上更多更好的放心药品。谢谢。

中新社记者

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在多地开展,目前这项工作进展情况如何?执行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

谢谢您关注这个问题,请沈洪兵同志介绍相关情况。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沈洪兵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探索建立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指的是在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设立专兼职疾控监督员,监督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情况,督促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就是要将疾控监督工作的关口前移。这是一项新的制度设计,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2023年,国家疾控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在上海、浙江、安徽、河南、湖北、广东、四川、陕西、甘肃等9个省份先行开展试点工作。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探索如何选派疾控监督员。试点地区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丰富人员遴选渠道,探索优化人员配置数量和组合形式。例如,浙江省探索对中小医疗机构实施“一员多点”,对大型综合医院实行“多员一点”,对医共体采用“多员多点”等不同形式的疾控监督员派驻模式。

二是探索疾控监督员的主要职责。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了《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提出了33项具体任务,明确了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职责,也为疾控监督员如何履职提供了政策依据。

三是探索推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在试点中,疾控监督员积极发挥作用,促进医疗机构把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落到实处。例如,湖北省充分发挥疾控监督员“侦察员”“通信员”“指导员”作用,通过开展巡查,督促医疗机构对监测预警异常信号进行排查并开展风险研判。在四川省,疾控监督员通过现场检查、参加院级会议等方式深入医疗机构,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

总体看,第一阶段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将在去年试点工作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在全国所有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试点,实现由局部到整体,稳扎稳打,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谢谢。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

最后一个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分级诊疗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制度设计,请问今年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将出台哪些举措,促进构建有序的诊疗格局?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

感谢您对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视,我介绍一下相关情况。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落实分级诊疗的重要环节也是主要抓手,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方便群众就近看病、看好病具有重要意义。今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在提升基层能力方面,首先,推动基层提升能力和水平,推动基层“自强”。加强中心卫生院能力建设,提升设备配备水平和医疗服务综合能力,重点加强儿科、呼吸科、口腔科、康复科等短板科室建设。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促进人员、技术、服务、管理下沉为重点,增强县域整体服务能力,使更多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在县域内得到较好诊治。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动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落实基层便民惠民10项举措,不断提升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感受度。其次,要给基层派“外援”。组织城市三级医院支援县级医院,城市二级及以上医院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市医院和县级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支援村卫生室,通过“组团式”帮扶,建立名医工作室、师带徒等多种方式,切实促进基层服务能力提升。第三,要培养“骨干”人才。今年将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招收8000名左右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持续开展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着力提升基层骨干人员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健康管理能力和传染病的识别、处置等能力。指导各地推进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招聘和编制等待遇保障工作,吸引大学生村医稳定服务农村。

在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面,以省为单位,持续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等一揽子行动方案,督促地方落实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进一步指导11个综合医改重点省份率先探索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地市为单位,实施好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加强项目管理,支持示范城市率先形成市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经验,以医院为单位,重点抓好14家大型高水平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着力推进学科、技术、服务、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样板、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模板。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

今天的吹风会就到这里,感谢几位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再见。



国卫医信专注于医疗质量管理软件的研发,助力医院质量管理信息化!(不良事件系统、投诉纠纷系统、多元化质管工具系统、医疗风险监管云平台等)

医疗管理咨询专线:139 2375 8965(24小时)
智能物联网医院专线:18928498457(24小时)
办公电话:0755-21019507(总机)
客服热线:400-188-9636(全线产品咨询)
邮箱:zhikong@med-infosys.com
联 系 我 们